第一卷积跬步 第五十二章高升-《圣殊》
第(3/3)页
只见,一身七品蓝袍的李知儒缓步进来,从容不迫。
至殿下,李知儒撩袍跪倒:“臣,维安县县令李知儒,叩见陛下!”
当看到大哥的那一刻,方许心跳的比任何人都要快了。
陛下这是要干嘛?
陛下要拿大哥的身家性命来压他方许低头?
如果他害怕大哥说错话,那他就该马上改变自己此前言辞,不再追究太后。
然而就在方许已经要咬着牙阻拦李知儒的时候,却见李知儒对他微微摇头。
没出声,可看大哥嘴型,他知道大哥说了些什么。
少思量,心定可往。
皇帝此时说道:“李知儒,你在维安县做了九年县令,维安县曾受冤屈,为琢郡拆掉城墙一角,维安县百姓十年不能抬头。”
他问:“此时此刻,你在朕面前,是否能抬头说话?!”
李知儒抬头。
目光平静,而又灼燃。
“陛下,臣代表维安百姓谢陛下恩德,代天下无辜之身而受冤责的百姓谢陛下恩德,陛下法举,天下清明了。”
皇帝嗯了一声。
他问:“你觉得朕所颁布之举措,是公还是不公?”
李知儒回答:“陛下颁布法旨是以求公之心为基石,宰辅所言是以查缺之心助夯土,都对。”
皇帝皱眉,显然对李知儒给出这样的答案极为不满。
方许也愣了一下,他大哥怎么能说出如此中庸之词?
可他太了解他大哥了,他大哥怎么可能中庸之人?
就见此时,李知儒起身。
“陛下,安抚而不追责,是虚言。”
他昂首看着屏风。
“天下百姓,苦务虚久矣,芸芸众生,盼务实心切。”
“宰辅所言出于公心无可厚非,是究现在而非究过往,然,究现在不究过往,实则是对天下百姓更大不公。”
“天下百姓被牵连十年不能扬眉,陛下以实措弥补,皆言善,皇族国戚被牵连遭惩治,臣以为亦可观十年,再弥补之,亦为善举。”
这个时候大家才反应过来,面前这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家伙心肠比方许还要坚定狠辣。
听起来轻飘飘一句,就想把皇亲国戚按死十年。
“至于追究太后之责。”
李知儒道:“臣斗胆以为,先帝之罪是死罪,但先帝已死,不以死罪追之,陛下举措,已有警效,无不当之处。”
“而太后之罪非死罪,亦不该以死罪治之,然,死者之罪不该以死罪追治,活人之罪,不该以非死罪而不治。”
他抱拳昂首:“臣,亦觉应予太后以诫勉。”
皇帝深吸一口气:“你也好大的胆子。”
李知儒回答:“君前陈述不敢不忠不正,国法议事不敢不直不实。”
皇帝沉默了好久。
然后问:“你们可有人与他同思同议?”
方许要上前,皇帝似乎早有预判:“原本表过态的就不必再表态了。”
方许退了回去,心说还是被皇都堵了我一下。
“忠君之臣该有直言,为君之道该听直言,可以说错不能不说,知错可改不能不认。”
皇帝道:“李知儒,你在维安县九年是积跬步,积跬步而不能至千里,不对;今日到殊都是至千里,行千里而不能登高,也不对;可入御史台,掌都御史,朕希望你以后也能如今日这样直言不畏,当有古贤风范,体弱而不惧高,登高而不惧寒。”
都御史,正三品?
从七品小官到正三品?
不光其他人懵了,方许都懵了。
他下意识看向屏风那边,心说我大哥敢直言陛下你给他升官,我呢?
才想到这,就听见陛下说道:“方许在朝堂上阴阳怪气指桑骂槐,行为不端罚俸半年,散朝吧。”
拂袖而去。
第(3/3)页